2017年8月3日 星期四

2014.6.8 Maffra另類柬埔寨生活之離別;墨爾本雅拉河畔藝術中心假日市集、注入生命的塗鴉街



      星期五晚飯過後,老板問我們星期六臨時要加班,是否去上班。

      我們倆相互看了一下後,決定不去。雖然可以多賺一天,但工作用的衣物都丟了。也不想急著回來後趕著打包行李,似乎有點太過沖忙。

      於是乎,最後也沒能跟大家一起道別。但星期六卻是收到一份大禮。...就是親愛的老闆娘又幫我們準備了她最拿手的冷炒飯,裝帶了兩盒,讓我們帶著它前往市區。
      看到便當的當下,有種難以言喻的情感油然而生。雖然我們只是短暫的居客,但緣分所產生的情感,使我們無限的感動。這份感動,讓我想起一開始剛到墨爾本時,在市區碰到的老包。因為一整天都沒飯吃,而我們多煮了一些炒飯,所以準備給他吃。當下他對我們說:「真的很感動,感動到想哭...」

      在澳洲,有無數的感動,來自那不經意的舉動及一份簡單的關心。
      那份感動,我想...隻身在外的你,一定很能體會。

      晚間飯後,老板突然和我們聊起,像家人般地坐在餐桌上,用簡單的英文,聊上半小時。談話間,老闆多了許多不曾出現的微笑,老板娘更是用語氣表示她的不捨得。這段輕鬆小語,是我們在澳洲最像家的瞬間。   

      8號一早,將準備好的行李上車後,跟老闆娘做最後的道別。雖有不捨,但也只能留下離別前的合照,然後坐上車離開。老闆很好心地將我們載到搭車地點放下,然後就很灑脫的離開。連想跟老闆合影的機會都沒有...。其實,老實說,原本可能還想說要自己拖著行李到車站,接著各種奇形怪狀的想法都從腦海中掃過,沒想到老闆在最後一天詢問我們幾點要離開去搭車,才能將這件事完全解套,當下鬆了一口氣。不然我們可能要拖著行李,走上40分鐘路程不等...。

      到車站沒多久,遠方看見Ian開車載著Chloe & Yan一同把她們放在車站,接著74號家人也浩浩蕩蕩的全體來餞別。

      一群人,嘩啦啦的說了一堆道別話後,結束在不捨、有歡笑的談笑中。

      搭上公車,換上火車。一路看著窗外的景色一幕幕穿梭過窗框,那瞬間彷彿如播放影片般,消逝著時間。眨眼間過了2個小時後,再次抵達熟悉的墨爾本,但也意識著要與Chloe & Yan離別。雖然這週我們依然會見面,但熟悉的生活,又再一次重新調整。 

      離別後。回到墨爾本第一天,安置好行李,就按照著行程活動囉。假日勢必一定要找有市集的地方。而這個景點,是之前沒到訪的維多利雅藝術中心Arts Centre Melbourne,它位於Southbank,聚集在重要景點yarra河畔邊。建於1973年,僅耗時9年後開放,這附有絕對象徵藝術的尖塔內是兼顧劇院和音樂廳的組合,外觀則有如旋轉起舞裙子之稱。說到暱稱,立即讓我想起在雪梨跨海大橋,也有著鐵衣架的稱號。

      白天,有如延伸天際,展現與天空之間的曼妙連結。
      夜晚,則是吸引眾人目光,成為藝術尖端的代表。

      每逢假日,藝術中心戶外的空地上,環繞著一圈手作藝術商品的小攤販,及一些香氣撲鼻的餐車或小點心。

      範圍雖不大,但不要因此停下腳步。因為我們還要繼續發掘新去處 - 塗鴉街。就位在NGV對面地Hosier Ln巷內,有著墨爾本著名的街頭藝術。在Hosier Ln巷內只要是看得見的牆面,皆是用了無數色彩的噴漆,噴畫出各式各樣表現的字樣及圖案。

      剛好今日就碰到正要噴畫的街頭藝人。



      這些壁畫,在每個時期,所看到的都會有所不同。
      會不斷一層一層,被後人的靈感給覆蓋,然後展現新的生命力。
      這些自由街頭藝人,是街區注入的生命者。



      看完街頭藝術,決定去傳說中咖啡聚集地 - 咖啡街。
      咖啡街位在福林德斯車站的對面Degraves St。從車站方向進入,就能看見左右兩側開滿了咖啡店,並不斷嗅到磨豆的香氣,直撲而來。細小的街道中央佈滿來往旅客及特地前來品嘗一杯南半球才有的Flat White

      但今天,我們不喝咖啡,只品嘗街道。

      在墨爾本市區,像一座繽紛的藝術森林,每條街道,每個細節,都充滿了豐富時歷,並淋上一層濃厚的英式氣息。即使,不帶上一本旅遊書,也能用雙腳,歷閱見證這些歷史與現今的文化交疊。  

      逛完今日之旅,就要來吃點名菜單了。這是一間從一開始到澳洲,裝潢就相當顯眼引起我注意的一間熱狗店。話說起初,並未意識到是間熱狗店,直到有人推薦這間熱狗店,才讓我驚覺,原來早就與它打過照面。

      它位在人來人往的Swanston and La Trobe轉角2016目前已關閉)店名SNAG STAND相當好找。我們點了最經典基本款 - American Classic $7.9,內容有洋蔥、黃芥末、酸瓜醬、番茄醬、法蘭克福香腸。酥脆的麵包搭上嚼勁口感的香腸,讓我體會到在GC樂園所吃的熱狗真是天差地遠。價錢還比GC便宜,沒辦法誰叫是樂園,貴是必然。

      American Classic $7.9     

      熱狗,當然還是不能當今日的結尾。

      因為今晚,我們還要讓眼睛好好的享受,夜晚的南十字星車站,有多麼的閃耀。這也能歸於問到一間位在南十字星車站的短租房。一切一切只因想到離開那天方便直接去機場,索性就選擇離車站最近的居住地點。

      每每到一個新住所,就要重新去適應新的房客。熟悉大家的生活習慣、生活作息。而在市區,多數的房客,幾乎早出晚歸,不然就是晚出晚歸,鮮少看到早歸。

      不多說,市區的夜晚,點綴了住在城市裡的居客。
      
      一個會令人愛上的城市 - 墨爾本。


維多利亞藝術中心Arts Centre Melbourne 
Address : 100 St Kilda Rd, Melbourne, VIC, 3004, Australia
Open hours : Mon - Sat  9am - 8:30pm
Phone : 1300 182 183

SNAG STAND ((目前墨爾本已收店,僅提供澳洲東岸五個地方有分店)
網址http://snagstand.com.au      

2017年7月20日 星期四

2014.6.6 Maffra另類柬埔寨生活之頂級魚粥與胡蘿蔔馬


        
      一眨眼間,最後的一星期,也即將要結束了。

      但這星期的結束,卻不代表我們又要持續移動。而是在澳洲最後一段的旅程。
       
      這週,相當忙碌。忙著規劃回市區行程;忙著找尋最後一週居住地點;忙著消耗離開前的食材;忙著整理準備丟棄或留下的行李,最後忙著調整即將離開的心情。但在忙碌之餘,總是有最貼心的事發生。那就是老闆娘最溫馨的餐點,總是能填滿我們的心。對於老闆娘,她總認為提前離開的我們,遲遲無法接受我們所說的時間點。當知道我們確定要離開時,她總是不停地對我們說:「不是說三個月....。」

      如果可以,我們也想。

      對於只剩不到三個月簽證的我們,怎能待三個月呢?
      我們可不想當跳機人呢!

      雖然看似些許落寞的老闆娘,還是在前幾日吃到她那高深廚藝,相當令人暖胃的魚粥。 

      魚粥,看似很平淡無奇。但我們都知道在澳洲要吃到海鮮並不容易,尤其海鮮價錢也不便宜。重點,這魚粥不是我們常吃到的 Dory or Hoki ,多數是老板去採買的白鯧!!!這碗粥,很清甜,沒魚腥味,濃郁湯汁,搭配老板娘的獨門調醬。攪拌過後,提升了風味與層次。尤其在這即將寒冷的冬天,吃到這碗暖暖的魚粥,彷彿回到家般的溫暖。

      每次的期待,總是能從簡單料理中,展現出十足的能量。
    
      今天趁著休假,決定去圖書館尋找去紐西蘭的資料。出發前,我們決定先去一趟Jessica家。Jessica是和我們一同出發的夥伴,雖然中途我們拆夥了,但一想到一同來的朋友即將真的要分開了。當下的感觸,很感傷。到了Jessica家,雖是搬來沒多久,但也能感受到原來與印度人同住的環境,簡單不過。沒過多的傢俱,連在客廳印度人都隨意的席地而坐,奶茶就放置在腳邊。聊了一會,離別的時刻,終究會來臨。曾說過,「離別」是背包客最習以為常的課題。像記事本一樣,記載在每一頁的結尾。

      離開後從圖書館看到一些簡單的紐西蘭資料。時間就已漸漸步入傍晚。回程的路上,再加油站看到一台古董跑車。興奮之餘,詢問車主後就將這台跑車收入相機內囉!

      看到這台,大家一定不陌生,相關類型的車種也在玩命關頭內出現過。
      而這台就是 MUSTANG 1965 Shelby GT 350。嘿嘿,玩車的人若看到這台,一定巴不得想上前仔細觀看吧!

      可惜只能遠觀不可褻玩焉。所以就留下照片,慢慢細數品嘗囉。

      到家前,經過家旁的圍籬。總是能聽見蹄聲不斷。那處養了一匹俊俏的黑馬。
      每每洗完衣服要曬衣,就會看見馬兒奔馳。尤其主人來看牠時,就會特別感覺到很雀躍的心情,反映在牠所奔馳的草地上。

      今天特別靠近看著牠,彷彿牠很想從我們身上得到什麼。但一看到馬兒,就會讓我連想到馬都要吃紅蘿蔔。頓時,也不經對著牠說:「紅蘿蔔、紅蘿蔔。」神奇的事,在講的同時,馬兒擺動著牠長長的脖子上下搖晃。似乎告訴我們:「想要吃、想要吃。」

      說起來這種感覺挺好玩,好像找到一種可以跟動物對話的方式。
      之後,只要對牠說紅蘿蔔,牠就會不停擺動頭,向我們回應。


      生活,就像發掘。任何一件微不足道的事,都會產生微妙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