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5日 星期六

2014.5.30 Maffra另類柬埔寨生活之草泥馬(羊駝);愜意大享受Cafe L'ATTITUDE


      
      時間持續倒數。
      不知不覺,已經步入最後一週。



      在離開前,聽農場同事說,其實離我們住的地方不遠,就有草泥馬可以看!聽到這個消息的我們,不停打聽正確位址。並快速決定就要在週這休假時要去看難得的草泥馬真面目。原本也想找Chloe & Yan一同去觀賞,可是剛好Ian要開車帶她們家的女孩們一同去別的農地看草泥馬。所以最後就只剩我們倆獨自去尋找草泥馬囉!

      雖然沒能一同去看草泥馬,但一想到之前跟Chloe提起的鎮上咖啡廳還沒帶她去,加上我們所剩的時間也不多了,最後就跟Chloe下午相約在郵局等待。

      
      稍微做足了功課後,在抱持懷疑的心情下前往同事說的小路。


      只是這條小路超級不好找。在找到前,不斷找尋著同事所說的一條小徑,然後外面掛著小路牌,走入這條小徑就是公園。只是我們不管怎麼走,都沒看到所謂外頭掛著路牌的小徑與可能一探頭就會看到公園的路段。不知不覺,都快走到我們要行經農場路上的林木。

      但同事說絕對沒有到林木,而且就在離我們居住的地不遠處,只是小徑真的很不醒目,所以挺容易錯過,只能夠放大眼睛仔細地找…


      接下來,焦點擺在「小徑、路牌、公園」這三點,不停的在那條路上,仔細地尋找著。


      最後,根本找不到路牌,往返的路上,僅看一條小徑道路,我們心有疑惑的朝著那條走去。走進去後,看到左手邊一大片平地草原,心想該不會這片園地,就是同事所說的公園吧?走著走著,看到遠處,有著相似草泥馬的身影。於是,我們終於到了同事所說的地點。飼養草泥馬的這家人養了兩隻狗,一見我們靠近,就發揮牠們看家本領,不停地對我們吠,狂叫到好像真的把我們當成入侵者,似乎覺得我們想要對牠們做什麼。其實不外乎,只是想一探究竟草泥馬的近身而已。
      看到草泥馬,免不了要跟牠們一起照相留個紀念。要離開前也不忘幫牠們全家人一起照張全家福呢。
      結束後,繼續沿著小徑走到底,就真的看到一個超級小公園。這時,我們才想說,同事說的就是這個公園嗎?頓時,我們倆不禁都笑了一下。

      為了打發時間,順路繞到維多利亞公園,小玩一下遊樂設施,要不平時都是趕著回家或是趕著採買快速通過。公園裡,有一項設施,是偶爾會在拍攝影片或MV中會出現的場景。就是站立的一根鐵棒,站上去使用腳用力地踏地轉,引用離心力,快速地旋轉。
      看著Cindy轉著轉著,感覺自己肚子裡的食物也逐漸在掏空了。耐不住一點餓的我,決定要前往約定地點。在往鎮上的主要街道路上,都會經過Pearson St。這條路,是我們最常行走的一條路。不管搭車、買菜、銀行,都是我們必經的路線之一。可是今天行經這條路時,卻有著深深的感觸,彷彿這條路變得相當漫長。雖然偶爾經過時會看著一幢幢民房,欣賞著各個異國風情;有的五顏六色,有的破舊卻依然不失精神,細數著那些民房,也細數著離開的日子漸漸到來。

      就這樣緩緩地走到離郵局不遠處的路段上,秋意濃厚,豔陽高照,讓路旁的教堂顯得相當迷人。而教堂是當地人假日都必到的地方,還有許多教堂是教授英文的福地。如之前像我們再布里斯本時,碰到的傳教人都還會很親切地說著簡單的中文呢!
      好了!拍完照,終於到了約定地點,但約定時間還沒到。只好在旁邊晃一晃等待Chloe的到來。剛好,旁邊就是鎮上唯一的Information Centre
      每個鎮上,都一定會有Information CentreTAB。只是各鎮上的Information Centre大小因鎮而異,如果是位在旅遊地段上的Information Centre通常會有比較完善的簡介,還有交通資訊。而Maffra的資訊當然沒有很多,因為Maffra算位在Gippsland內,所以大多所找到的資訊多數以Gippsland為主。

      轉了一圈。終於看到Chloe的身影。隨後我們馬上就去鎮上僅有的第二間咖啡店Cafe L'ATTITUDE。這間店,一定不陌生,因為第一次剛到Maffra時就已經登門造訪過,而今天是特地帶Chloe來品嘗這間咖啡廳。雖然來過,但第一次看到冰櫃裡的甜點五花八門,相當誘人,卻因當時金錢拮居而沒能吃到甜點,似乎覺得遺憾。現在不再是初來乍到的背包客,所以對於錢的花費,也較敢花,但多少還是會節制,以免日後去紐西蘭就不敢大吃大喝囉。

      走進咖啡廳。這次我們換到離吧台的斜對角,第二次來訪,這次就很快速地選好自己想喝的飲品跟甜點。Chloe因為還沒吃飯,就點了店內的海鮮培根卷。

      這間店因為沒有過多的裝潢,所以相對餐點價錢較平民化。但是澳洲該有的咖啡文化,魅力依然不減,很注重品質。

      先上桌的就是濃情熱巧克力以及佈滿濃密奶泡的熱摩卡。
      緊接著是Chloe的冰奶昔與海鮮培根卷。說到這,必須說不看食物與人合照是看不出來Chloe點的餐點有多驚人。所以請認真地,看看這張照片~冰奶昔的份量同等一份餐點,最後Chloe說這樣的分量對亞洲人實在是超級有飽足感,吃不完還可以帶回家當晚餐或點心。

      看著Chloe的餐點,讓我們目瞪口呆,好在我們只有點甜點。甜點點了Cindy喜愛的薄荷蛋糕,而我是點了布丁蛋糕。雖然看起來好吃,但是吃過後,卻大失所望。澳洲咖啡廳的甜點口感較偏硬,不溼潤,所以很像在吃糕的感覺。尤其布丁的內餡是屬於Cream狀,使得幻想中的滑嫩感整個都拋之腦後了。雖然這甜點讓我們有些失望,但每個國家喜好口感不盡相同。

      品嚐,也是瞭解一個國家的喜好與習慣。

      更多Cafe L'ATTITUDE資訊請參考:2013.8.16篇

      那條小路就位C493道路上左側細細像流水般介於綠色草坪的橫向小路上:
      註:定點處為往小公園的另個方向入口
      資料來源:Google地圖